2025年“问道明德” 老子故里鹿邑游学

《道德经》的「道法自然」,不在玄虚的解读中,而在太清宫太极殿漫步中,看道士扫落叶、听松涛蝉鸣,忽然懂得「治大国若烹小鲜」的真谛:真正的管理,是顺应人性的节奏,而非强行扭曲的「控制」。经典的生命力,在于它始终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连,游学所做的,就是为这些智慧找到「落地」的锚点。

「太清宫」是官方认定的老子诞生地,现存太极殿、唐玄宗《道德经注碑》、三御碑等历史遗迹。太极殿内供奉老子塑像,及“老子手植古柏”均具千年历史。 在殿前敬拜老子,向老子学习心怀天下,提升个人格局。

老子学院文化博物馆

「老子学院文化博物馆」结合声光电、沉浸式体验等多媒体技术,系统介绍了老子的传说、生平、哲学思想及其影响,是目前所建成的国内研究老子文化最全面的综合性展馆。

老子历史博物馆

「老子历史博物馆」馆内收藏、展示的老子雕像(圣像)计有石雕、砖雕、木雕、玉雕、牙雕、陶瓷等等,共计1000余尊。馆内展示的《道德经》既有中文版,也有外文版,石版、木版、铅印,应有尽有,有书有画,图文并茂,令人大开眼界。

「明道宫」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,始建于汉代,到唐时,以升仙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,是目前海内外最大的弘扬老子思想的宣传基地。明道宫景区内的升仙台既彰显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,又笼罩着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。

本次游学我们邀请了原老子文化研发中心主任,老子文化学者,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,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大明老师与师兄们作《人间正道是沧桑——成功企业家的老子商道文化实践》主题讲座分享。

[学员分享摘录 ]

广州彤晖商贸有限公司

孙芳(明禅)师兄

我们经营企业,要成为“道商”,要立志做大事,要有成为大企业的发心,这也与孙老师教给我们的立命学是一致的。老子的商道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哲学,蕴含着许多商业伦理。

老师特地强调了“大智若愚”,因为天下很多事情,最后是要糊涂一点才能解决。在一个家庭里面,无论是夫妻关系,还是亲子关系,“糊涂”一点更利于和谐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“糊涂”。哪怕我们心里清楚,表面也要装糊涂。办企业也是这样,越斤斤计较越是没有人和你玩,一定要懂得让利,分利。

海尔战略关键是:用户驱动、自组织进化,生态共赢重塑海尔基因。海尔的发展战略顺应了道德经里面的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。”

在胖东来,于东来用《道德经》的智慧悟出了“自由.爱”的价值观,相信人性中的真善美。道德经里面说“道大、天大、地大,人亦大,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”。人应该师法自然,无私无我,始终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学道、悟道、体道,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。胖东来以此为启发,感动人、教育人、启发人,成功实践了“商业人性信仰”,员工在充满爱的大家庭工作,就一定会把爱传递给每一个顾客。

胖东来每年净利润留50%的水库资金,40%的发给高管员工,让创造财富的人享受财富,企业发展越来越快,越来越好。于东来说,商人的最高境界就是“不把钱看成钱”。破除贪欲,破除对钱财等身外之物的执着,经营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。

每一家企业的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,学大企业战略布局,未雨绸缪,激发员工心中的善。要多留意国际国内形式,做好市场布局,不把风险集中在单一市场,从用户角度出发,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。在公司里面尽量不去干扰中层管理者做事,每年保持拿一定比例的净利润分给员工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多用心,老子《道德经》会带给我们更多人生与经营方面的启发。


佛山龙熙服饰有限公司

王卫(明祥)师兄

企业经营要遵循简单的原则,越是简单越是趋向于道法自然的境界。不管在什么阶段都要坚守自己的初心,不要被社会的一些诱惑所吸引,我们要明确为何要做这一份事业,坚定不移的坚持走在自己初心的路上。企业经营并不一定要做到有多强大,要做到多少的产值,我们更多的是应该遵循事物正常的发展规律。一步一个脚印,不去求速,也不去想要做到多强大,顺应自然,只要我们尽力,相信结果就会是好的。企业在我们的经营之下能够实现员工幸福,实现供应商的满意,客户因为我们的存在感到幸福,那么企业它就有存在的必要性。如果经营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,或者是处于不健康的发展情况,那么我们宁愿遵循自然的规律,选择放弃都是没问题的。只要我们坚持正道经营,决策都是贴近符合道的,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能把企业经营好。不要有太多复杂的想法,但凡我们选择遵道的路,那么一定就会有好的结果。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”,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水默默奉献的品格。我们就是要坚持正道经营,坚持把产品的品质做好,做到不内卷让产品回归到它应有的价值。为我们的客户,为我们的员工持续不断的赋能,提升大家的幸福,一切都遵循道的发展规律去经营。

“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,这个更多的是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意识,导致企业最终失败的会有一万种可能,我们应当步步为营,小心翼翼的去经营好我们的企业。我们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,员工的人数众多,对于员工的安全管理上应该提前去做一些预防措施。从社保、商业保险等各方面,还有员工操作规范的培训、员工情绪的疏导,我们都应该提前做到位。确保在这个如此烦躁的社会之下,我们的员工能够有相对稳定的心性。我们始终要把员工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把持续不断的提高实现员工的稳定收入作为一直追求的目标。生活和工作上为员工着想,从各个方面帮我们的员工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,这也是能提前规避诸多的风险。当我们的同事能感受到来自企业的爱,他们也会反哺于企业。所有的问题一旦出现,就证明是前期有不好的因,我们应该在因上去做足努力,尽可能的去避免恶果的出现。


广州惠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

陈刚强(明安)师兄

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大势,尊道贵德,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稳健前行。 “取”“予”之间,共赢之道 《道德经》中“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,既以与人,己愈多”,对“取”与“予”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领悟。 李嘉诚先生做生意懂得让利,任正非让员工持有华为大部分股份,他们都深知“先予后取”的智慧。

在经营管理中,这一理念同样重要。企业若只看重自身利益,忽视员工与客户,最终只会走向衰败。而当我们给予员工合理的回报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时,员工会更积极地工作,客户也会更加忠诚,企业自然能实现共赢共生,持续发展。“上善若水”,凝聚人心 “上善若水”的境界在老子故里的一草一木间似乎都有体现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滋养万物却甘居低位。 华为的发展历程便是对这一境界的生动诠释。任正非将大部分股份分给员工,当华为面临打压,孟晚舟被无理扣押时,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。在企业中,若能以“上善若水”为理念,关心员工、善待客户,营造如老子故里般和谐的氛围,员工便会对企业产生深厚的归属感,愿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,企业发展也就有了坚实的保障。

如今,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面临诸多挑战,恰似在崎岖的道路上负重前行。但只要像华为一样,认准目标,秉持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”的信念,不被困难吓倒,在接近成功时也保持谨慎,就能突破困境,实现目标。许多初创企业在发展初期困难重重,但凭借坚持初心,不断探索,最终迎来曙光,这正是坚持的力量。 走正道,顾大局,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企业要走正道、识大体的重要性。大道宽广,然而有些企业却为了私利,走上歪门邪道,最终自食恶果。 企业经营要将国家大义、民族大义放在心间。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当下,违规排放的企业不仅破坏环境,也会受到制裁和市场淘汰。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,如老子所传承的正道精神,能赢得社会认可,获得更大发展空间。企业只有胸怀大义,走正道、顾大局,才能行稳致远。 传承文化,优化管理,老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富集之地,《道德经》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无尽的智慧源泉。 华为、海尔等企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,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,提升员工素养,增强团队凝聚力,并优化管理模式,走向世界。一些企业将儒家的“仁义礼智信”融入管理,营造良好工作氛围。老子故里的游学,是一次洗涤心灵、启迪智慧的旅程。国学智慧如同璀璨星辰,照亮了经营管理之路。我将把此次游学所获融入企业经营的环节,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绽放新的光彩,推动企业不断发展。


广州市百思工贸有限公司

张倩倩(明洁)师兄

“水善于滋养万物,却从不与万物相争”。老子以水为喻,推崇一种 “不争” 的处世之道。水总是往低处流,包容万物却不居功,看似柔弱却能穿透坚硬。反观自己在企业经营中,有时候解决掉一些难题,就会沾沾自喜,回去还会跟家人津津有味的描述,可羞可耻。作为经营者多一些维度去解决问题是多么自然的事情,反而还会在这个层面上过多的留恋,心性可见一斑。反复内观自己,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家人的肯定,才会这么在意这些“小功”,深层次未满足的需求,还需要得到家人的更多的“肯定”。还是多留时间内观自己,提高心性,无限向水的“上善”靠近。

”天下大事,必做于细“。经营者一方面要具备战略思维,需要呆在指挥室。另一方面还需要去到前线带领大家冲锋陷阵。关于两者的平衡点,不是很好把控。最近一个月我改变了时间安排,现在大部分时间是下沉到每个部门的周例会,仔细看他们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卡点,再仔细听他们的诉求,发现了很多的问题。进而再一次推进了闭环和ERP的改革,几乎每天系统都会有新的变动。每周下来都会对自己的决策产生质疑,是否还要继续每周这么多大量的时间下沉,有质疑就是有内耗。直到看到这句话,内心才定下来。如果细节都做不好,那么所有的大事也都做不好。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聚焦于流程制度的改进和改善,为无为而治铺路。

"无为而治"。不是单纯理解的什么都不做,而是应该跟于东来一样,在无为之前做好了所有的制度护航,流程管控。连一个打扫卫生的岗位指导单,都有几十页。任何一个人上来,无论什么教育背景,只要识字和一般的理解力,都能按照指导单完美的做出来,只是生熟手的区别。所以“可落地”的标准SOP和制度,做到了极致。无为而治只是时间而已。目前对于真正“可落地”的标准和制度,没有达到,连最基本的岗位说明和指导单也没有,更不用提无为而治。努力和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,很宽。


这个夏天,我们共赴鹿邑,我们站在老子讲经的"老君台"遗址前,风里还飘着千年前松烟墨的气息——那些被岁月磨旧的碑刻,那些被脚步丈量过的青石板,此刻都成了最生动的注脚。这个夏天,我们共赴老子故里,寻回属于自己的"道",所有的智慧,最终都要回到土地上生长;所有的修行,最终都要在人间烟火里圆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