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这次哲学文化学习,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个人成长和教育使命的紧密相连。我将以“改过之法”为指导,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,帮助他们在中职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。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身于中职教育事业,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
“因恐惧而退缩是羞耻的,内心燃起了改变的勇心。”李丹芳老师以真实经历诠释了改过修心的力量。从瑜伽学习的挫败到职场挑战的突破。通过改过之法,我现在转变心态,以勇猛之心对待每一次挑战。遇到困难不再退缩,即刻行动,全力以赴,哪怕结果不完美,至少积累了经验。在后勤岗位上,我打破了惯性思维,直面自我,修己修心,我现在是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发言,这不是终点,而是我克服耻心,突破自我的一个真实的见证,不断完成成长的蜕变。
《了凡四训》里面“改过之法”篇章,袁了凡送了我们三颗心:耻心、畏心、勇心。第一颗心,羞耻之心。“孟子曰:耻之于人大矣。”羞耻心对人意义重大,“得之则圣贤,失之则禽兽。”当一个人羞耻之心丢掉的时候,他跟禽兽是一样的,甚至还不如禽兽。所以儒家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孝是第一耻,孝是做人的开始,耻是做人的底线。如果一个人连耻心都丢了,他什么都能干出来。改命需先改过,改过要从改心开始,而改心就得从知耻着手,这是一门实用且能取得成效的实学。在《了凡四训》中,袁了凡所阐述的学问,具备理论、方法、工具等,是可实际操作并能收获成果的学问。
第二颗心,敬畏之心。“人在做天在看,举头三尺有神明”,我们需怀敬畏之心,明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,有因有果,善恶必报。在尊胜学院有一个亭子叫四知亭:你知我知天知神知,有因有果有善有恶善恶必报。时刻提醒人们要有敬畏之心,深知人生所得皆是因果循环。
第三颗心,勇猛之心。为什么人要勇猛精进?我们常讲人生苦短,几十年一转眼就没了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到现在为止,在你的生命中,你觉得自己取得了特别令人骄傲的成绩,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?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做好一件事,人生便已结束。人生短暂,从出生那天起,便一刻不停地奔向死亡,这是客观规律,任何人都逃不掉。所以古人才有感慨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,我们应不负韶华,只争朝夕,快马加鞭。因此,人要勇猛精进,珍惜时光,多做有意义之事,避免虚度年华。
第四颗心,警觉心。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,都不是专业的修行人,我们最大的毛病叫做俗眼心翳。我们嘴巴所说的,心里所想的,行为所做的,没有警觉。人们常因粗心大意而造成伤害,说话可能得罪人却不自知。我们缺乏警觉性,无法察觉自己言行的不当,多么的俗眼心翳。把警觉心比喻成是警察,我们那个胡思乱想的心比喻成小偷。修心的过程就是警察抓小偷的过程。心如果比喻成一块田地,如果我们的田地不种满鲜花,它就一定会长满荒草。当我们有警觉心的时候,每一个警觉的念头起来时,警察抓到一个小偷,就相当于在心田上种了一朵玫瑰花,种了一朵月季花,种了一朵芍药花,最后心中开满了鲜花。心中那么美好,你的人生当然越来越美好。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,让心中充满美好,人生也会更加美好。没有警觉心,就难以改变自己,所以警觉心非常重要。一个人真正的去改变,就是从心地上把恶习连根拔起,没有这个狠心,就很难改变命运。“如斩毒树,直断其根。”
第五颗心,感恩心。人要有感恩心,感恩的心就是佛心,圣贤心,感恩的心是做人最基本的心。知恩才能报恩,孝为百善之首,孝心就是感恩的心。一个家庭有孝道就会和谐,一个家庭没有孝道就会破败。孝道能带来家庭和谐。一个人的改过,一定要因材施教,针对不同的根器有不同的对应方法,我们才能够教得好一个人。
稻盛和夫先生对于改变命运,有一个成功方程式,这个方程式是稻盛先生六十多年经营取得巨大成就的智慧结晶。
三个元素,思维、热情、能力。稻盛先生认为一个人要成功,首先这三个关键要素非常重要。第一个,人的思维很重要。你的思维是正的还是邪的,是善的还是恶的,就是-100分到+100分,有正有负,你一个正的念头和一个负的念头,那结果当然不一样。第二个热情,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人,在一个事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,几乎都是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。第三,当然我们有了好的人格,好的思想,正确的三观,我们也要具备相应的能力。不能你说你是个好人,然后什么都做不了,你还要具备这个能力。
把这三个关键的要素相乘得到的分数,等于人生事业的成果。反过来,如果我们今天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,就可以来看在这三个领域哪个地方出了问题,比如说业务能力不行,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提升我们的能力。真的读懂这个方程式所蕴含的奥秘,改变命运就是一瞬间的事情。
思维方式×热情×能力,这是因。人生、事业、家庭的幸福、成功、富足是果。这是因果方程式,今天的果我们曾经种下的因。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,这是因果方程式的思维。能力和热情是正向的,没有负数,但是思维是有负的思维。什么叫做负的思维?如果一个人都是负面的,都是自私的,都是抱怨的,那个分数就已经是负数,后面的热情和能力越高,得到的分数越低,因为思维出了问题。思维是对的,思维结果才会正确,即使热情低一点,能力低一点,但如果我们的思路是正向的,我们的人生不会太差;如果思维是错的,热情、能力越高,破坏性越大,人生越悲惨。
知识和智慧是两个概念的,知识不等于智慧,知识到智慧中间的距离叫做修行。修行是把知道的知识真正的去实践过、消化过、吸收过,变成自己的叫智慧。否则只是知识,知识是没有力量的,因为你懂得的只是知识、道理,它没有转化成你自己的人生智慧。
修行是一场修己安人的旅程。“一切福田不离方寸,从心而觅,感无不同。”华成职校幸福大讲堂第二讲虽落幕,但“改过之法”的践行永无止境。愿每位教育者以“五心”为犁,在教育的田地上深耕细作;以稻盛方程式为尺,丈量思维、热情与能力的成长。唯有心中种满鲜花,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,方能与学生共书生命的华章!
尊胜学院 学院部
明 量:15768168652
尊胜精进院
明 一:13802745929
地点: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官塘村老屋路1号之七 尊胜精进院
联系我们